刘小钢,男,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教授。
1992—1996 ,北京工商大学,学士;1997—1999 ,东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硕士;2007—2010 ,西北大学,博士 。2004—2006 ,麻省理工学院,博后;2006—2011 ,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 ;2011—2016 ,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副教授;2011—2018 ,新加坡科学院材料工程研究所,高级研究员;2013—2017 ,苏州工业园区新国大研究院,高级研究员;2017—至今 ,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教授;2017—至今 ,苏州工业园区新国大研究院,首席研究员;2018—至今 ,天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福州联合学院,首席研究员;2020—至今 , 新加坡科学院材料工程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刘小钢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过去的几年内在红外上转换发光材料领域取得了多项重大技术突破,广泛而深入地进行了稀土发光材料的生长、发光机理及其在生物医学、光学传感、太阳能电池、三维立体显示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获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以及多项国际发明专利,并在国际顶级科学刊物上发表了100余篇SCI论文,包括Nature正刊,Nature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Protocal,Nature Comm等子刊,以及Chem Soc Rev,JACS,Angew,Advanced Materials等顶级科学杂志,被引用共计一万三千余次,其中最高单篇引用一千四百余次。这支年轻的科研队伍已经成为发光纳米材料研究领域的领军者。课题组与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地区,以及新加坡、日本、韩国、北美、欧洲、澳洲等世界各地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关系。
1.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及其应用的研究;
2.纳米材料制备和自组装;
3.生物无机化学和超分子化学;
4.催化表面科学以及纳米生物探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