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峰,男,1971年8月出生,河北丰润人,教授、博导。1989-1993,重庆大学,本科;1993-1998,北京科技大学,博士;2012- 2019,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院长。
主要学术成就: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创新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获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魏寿昆冶金青年奖、冶金科学技术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和创新成果奖、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得美国钢铁协会Richard J. Fruehan奖,英国皇家工程院Distinguished Visiting Fellow。出版专著3本、学术论文300 余篇、被引用1800 多次。获授权1 项美国专利、35 项中国专利和9 项软件专利权。做国际学术报告300 余次(其中特邀报告和主题报告30 余次)、组织国际学术会议30 余次、担任国际会议分会场主持人70 余次。担任过国内外18个刊物编委或审稿委员会成员,受邀为100 多个刊物审理稿件。担任“稀贵金属绿色回收与提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市国际合作基地主任、“先进制造用高品质钢铁材料开发与智能制造”北京市国际合作基地主任。担任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金属学会炼钢分会副主任委员、铁合金分会委员、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冶金反应工程学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副主任委员、特种冶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美国矿业金属及材料协会(TMS)过程技术与模型委员会主任。
1.洁净钢与非金属夹杂物;
2.冶金过程数值模拟仿真;
3.金属的净化和循环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