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明良,男,1967年7月生于湖北省罗田县。现任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先后入选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2002)和国家级(2006)培养对象以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4),200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曾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和广东省“丁颖科技奖”,作为第二完成人先后获得2006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和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担任《化学学报》等期刊的编委。
主要从事功能配合物化学和磁分子固体材料研究,包括金属簇合物分子纳米磁体、多功能磁分子固体和自旋转换材料以及含金属簇的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合成、表征及结构与性能调控等。从金属簇结构基元和磁功能调控入手,发展了金属簇合物分子纳米磁体和具有显著磁热效应的超低温磁制冷材料的制备方法;提出了“网中链”策略制备单分子磁体/单链磁体或阻挫磁体;发展了溶剂热条件下的原位有机配体反应,并用于构筑系列光/磁功能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提出“活性客体”策略制备出化学活性客体刺激响应的自旋转换材料,通过合理设计阴离子配体来调节配位场,制备出具有创记录自旋转换温度的自旋转换材料。
童明良教授先后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重点、973子课题等项目,在包括 JACS(3篇)、Angew. Chem.(7篇)、Chem. Sci.(2篇)、Adv. Mater.(1篇)、Acc. Chem. Res.(1篇)、Coord. Chem. Rev.(3篇)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论文他人总引用7000余次,H指数51。
1. 纳米尺寸金属簇(配)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及光电磁学性能研究;
2. 微孔型有机-无机杂化分子固体材料的晶体工程与性能研究;
3. 具有新颖拓扑特性的2-3维网络分子材料的设计和超分子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