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朝锋,男。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学术委员会委员。
1997年9月至2001年6月就读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并获学士学位,2001年9月-2003年8月在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攻读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9月提前攻博并于2006年6月获结构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研究方向为智能材料与结构的多场耦合问题,主要包括极端环境智能材料与结构力学、柔性智能器件的力学分析与设计、材料生长与自组装力学等。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军科委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科研项目20项,在Nature、Science、PNAS、Scientific Reports、Adv Theory Simul、Nano Energy、JMPS、PRSA等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被SCI他引4500多次,H指数30,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排名第四)、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排名第三)。
201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7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浙江省首批“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20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土木工程)。现为中国力学学会电子电磁器件力学工作组组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智能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人机交互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Mechanics of Advanced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Sensors》《Forces in Mechanics》《力学学报》《力学季刊》编委/青年编委。
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8项,2018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9年获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指导学生获全国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优秀创新实践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现任住建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常务副主任,全国建筑与土木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负责人。
1.极端环境智能材料与结构力学;
2.柔性智能器件的力学分析与设计;
3.材料生长与自组装力学;
4.功能梯度材料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