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振辉,男,1976年3月生,吉林长春人。2017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4年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12年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999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2006-2008年在香港城市大学超金刚石及先进薄膜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工作以碳、硅纳米材料等为研究核心,致力于揭示其表面化学、催化特性、光电化学性质,以及相关的基本规律。构筑纳米复合体系,并对其进行性质设计与功能调控,瞄准仿生催化、高效绿色催化、高效能量转换、太阳能光解水等仿生体系设计。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ence,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知名学术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论文引用12000余次,出版全英文专业教材一部。
一个研究成果获评“2015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一篇论文入选“2015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相关成果曾多次被《Science》、《Chemistry World》、《NPG Asia Materials》、《Current Science》等杂志,以及Nanotechweb.org,Physicsworld.com 等国内外科学媒体作专题报道。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特邀/邀请报告50余次。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
1.介观体系中簇、量子点、纳米粒子的表面光电化学性质以及相关的基本规律;
2.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在高效能量转换、高效光/电催化、燃料电池等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