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宣勇,男,1974年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获博士学位,之后留所工作至今;2003-2004年赴香港城市大学物理和材料科学系进行合作研究。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慈溪生物材料表面工程中心主任。
主要学术任职有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理事、中国材料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理事、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医用金属材料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及生物材料表面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Scientific Reports》、《Journal of Biomaterials and Tissue Engineering》、《Biomed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无机材料学报》、《硅酸盐学报》和《中国表面工程》等期刊编委。
主要科研成果有长期从事医用钛合金和PEEK等生物医用材料表面改性研究,并将相关技术应用于人工关节、骨折内固定系统、融合器和种植牙等医疗器械研发;先后承担了“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等研究项目。迄今在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R-Reports,Materials Today,Advanced Science,Materials Horizons,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Biomaterials,Acta Biomaterialia等材料学与生物材料领域著名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254篇,论文SCI引用7000余次,单篇最高他引逾1500次,H-index为41;编著和主编专著4部;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6项。
主要奖励和荣誉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上海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青年科技英才、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标兵、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青年科技成就奖、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人)、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
1.生物材料表面/界面基本科学问题;
2.生物材料表面纳米化和功能化;
3.生物活性涂层/薄膜;
4.抗菌涂层/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