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55年获苏联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副博士学位,徐叙瑢的学术成果从前苏联传向国际发光学界。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项。
徐叙瑢提出了分层优化方案,发现了固态阴极射线发光。在发光机理上,尤其是在导带电子的性质及其在场致发光的作用上有系统、独创的研究。对发光学基础建设、人才培养、国内外学术交流、学会及学报创办都有重要贡献。 其研究工作遍及复合发光的动力学、过热电子的实验论证、能量传递、瞬态光谱及光致发光、阴极射线发光、场致发光、发光在癌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等领域。他提出的第三代场致发光模型属国际首创,研制成功的分层优化场致发光显示器获得了发明专利。他是“中国科学院激发态物理开放实验室”和“铁道部信息存储、显示与材料部级开放实验室”的主要创建人,也是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科学会的创始人之一,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发光学专业人才和骨干
过热电子的实验论证;能量传递;瞬态光谱及光致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