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2年2月生于山东省青岛市,现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200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78-1991年期间,主要研究高温氧化物超导体的合成、相关系和晶体结构。早期的高温氧化物超导体的合成、相关系和晶体结构研究工作中, “高Tc氧化物体系的发现”获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液氮温区氧化物超导体的合成,相关系和晶体结构”的研究获91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低温和强磁场下的超高压装置和应用于固体物理研究”获98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
自1992年,主要研究一维纳米材料(碳纳米管)和其它纳米材料的合成、结构及力学、热学、光学和输运性能。1992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碳纳米管的研究,在定向碳纳米管的制备、结构和物理性质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进展。先后在Science、Nature上发表三篇文章,并在Phys. Rev. Letts., Phys.Rev.B, Appl.Phys. Letts., Advanced Materials等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论文被引用2500余次。2000年ISI经典论文奖(1981-1998),2000年乔口隆基基金会材料奖,2000年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2001年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2年周培源基金会物理奖。
纳米碳管及其它一维纳米材料阵列体系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