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1月出生于浙江省舟山市,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9年张东辉从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 ,并前往美国纽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4年获得纽约大学博士学位后到芝加哥大学做博士后研究;1997年应聘到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科学系任教;2000年升为副教授,同年获得新加坡杰出青年科学家奖;2003年获得新加坡国家科学奖;2004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0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当选政协辽宁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
主要从事化学反应动力学理论研究。发展了多原子反应量子含时波包理论方法,建立了高精度势能面构建方案,将反应动力学的精确理论研究从三原子体系拓展到多原子体系:解决了四原子反应体系量子散射问题,率先实现了一些代表性气相六原子反应的精确理论计算,解决了H2+OH, H+H2O, H/Cl+CH4等多原子动力学过程中反应物的碰撞能、量子态、振动局域模式、同位素取代等因素如何影响反应几率、产物量子态以及空间分布等科学问题。与实验同行紧密合作,在F/Cl+HD反应中发现了新的反应共振态,揭示了其准束缚态本质,并证实共振现象在振动激发态反应中广泛存在
化学反应动力学理论;气相、团簇、固体表面、以及生物分子中的原子分子运动、反应、能量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