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入南开大学,1954年入原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化学系学习。1959年回国,任教于清华大学。20世纪60年代后到湖南大学工作。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主要从事化学与生物传感器研究。提出了完整的压电晶体液相振荡性能定量关系式。建立了用于液相微量组分测定的压电传感器分析方法。将表面声波液相传感技术应用于化学与生命科学领域,研制了适用于液相的新型瑞利表面声波传感器,建立了与液相物理化学特性相关的网络分析传感理论和若干新测定方法。还提出非质量效应压电/体声波传感方法,发展了多种微量、痕量与生物传感技术。提出了变价态药物电极理论和能斯特倍增效应理论及相应的电极体系,极大地提高了灵敏度与精密度。
生命、环境及材料科学中的新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