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化学家,长期从事光电功能高分子领域的研究工作。1948年8月10日出生于重庆市。1982年在华东理工大学(原华东化工学院)化工系获硕士学位,1986年在复旦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共轭聚合物给体、富勒烯和非富勒烯n-型有机半导体受体光伏材料以及电极界面修饰层材料、导电聚合物电化学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提出了通过共轭支链来拓展聚合物共轭程度,从而拓宽其吸收光谱的分子设计思想;提出通过使用富电子的茚双加成来提高C60的LUMO能级的思想,设计合成了茚双加成富勒烯衍生物(ICBA)新型受体光伏材料,使基于P3HT的光伏器件的开路电压和能量转换效率显著提高;通过侧链工程设计和合成了一系列与窄带隙n-OS受体吸收互补的高效中间带隙聚合物给体光伏材料;开发了低成本和高效的聚合物给体光伏材料PTQ10,有望应用到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将来的实用化产品中。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伏材料和器件以及导电聚合物电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