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院教授,美国光学学会会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物理学院院长; 现任江苏省物理学会理事长、江苏省科协副主席、教育部科技委材料学部主任、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973)顾问专家,国家纳米科学技术指导协调委员会委员、专家组成员,中国科学院技术学部常委、副主任。先后主持或参加过国家攀登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高科技“863”、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等项目以及科技部重大仪器专项,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在铁电畴工程方面,发现了铌酸锂型铁电体电畴反转动力学规律,发展了图案极化技术,研制出不同功能的介电体超晶格材料。在微结构晶体功能研究方面,发展了非共线准相位匹配技术,并应用于光的非线性弹性散射、增强拉曼散射、非线性切仑科夫辐射和纠缠光研究等。在全固态激光器研究方面,将超晶格材料与全固态激光技术结合,研制了光学超晶格多波长激光器和可调谐激光器等。长期从事微结构功能材料和物理研究,在微结构材料设计、制备、表征、新效应探索和器件研制方面工作较为系统,成功将铁电畴应用于非线性光学、激光技术和量子光学领域并做出重要贡献。在Science、Nature 系列子刊、美国物理评论快报(PRL)等国际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 余篇; 拥有国际、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曾获国家“863计划”十五周年先进个人(重要贡献)、香港“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等荣誉称号。与合作者一起完成的研究成果三次获中国基础研究年度十大新闻,二次被评为中国高校年度科技十大进展;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第三)所完成的“介电体超晶格的设计、制备、性能与应用”项目获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微结构功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