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出生于上海市。 196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81-1982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访问研究。现任美国物理学会理事(Fellow), 国际波姆物理学会(载能粒子与固体相互作用)科学委员, 国际期刊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B的顾问编委会委员, 以及中广核能工程公司(CNPEC)的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长期在离子束与固体相互作用及材料改性,计算材料科学,薄膜和核材料领域从事基础研究和研究生培养的工作。率先提出二元合金系统中离子束混合形成非晶态合金(即金属玻璃)的经验规则,并建立相应的热力学模型。率先用离子束辐照研究固体薄膜中的分形生长现象。阐明了氮离子注入在金属表面形成金属氮化物的规律。发展出强流金属离子注入合成金属硅化物的新技术。首先在互不相熔的二元合金系统中观察到固态反应非晶化,并提出相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判据。率先从二元/三元合金系统的原子互作用多体势出发,通过计算与模拟建立了金属玻璃形成的原子尺度理论。
材料改性;计算材料科学;薄膜和核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