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78年考取北京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专业研究生;1980年公派到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学习;1983年获得马萨诸塞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主任、高分子科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副教务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至2008年担任吉林大学党委常委、校长;2008年至2013年3月担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校长;2015年当选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副主席。提出了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的概念并从化学合成和物理性质等角度给出了证明。其他贡献包括对液晶高分子取代基效应的研究,发现通过共聚合或提高分子量可以使亚稳态液晶高分子转变为热力学稳定的液晶高分子等原理,并发现了最早人工合成的热致性液晶高分子等。
高分子合成,液晶高分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