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从香港大学化学系毕业,获得一级荣誉理学士学位 ;1988年获该校博士学位后进入香港城市大学任教;1990年转入香港大学任教,先后担任讲师、高级讲师、教授、讲座教授;2001年38岁时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当时最年轻的院士 ;2005年获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6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1年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201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5年当选为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是该院化学界唯一一名外籍院士。主要研究领域是化学传感器配合物和无机发光化学和材料。在化学传感器方面,其课题组制备出可用作短序列DNA指示剂和检测溶菌酶的有机金属配合物。任咏华自伦敦访问回到香港之后开始发光材料的研究,其课题组制备很多新种类的有机金属发光体。她的课题组制备出溶液稳定的磷光材料和磷光剂,可以很方便地沉积在玻璃、塑料等各种表面上,可用在有机发光器件上。近年来,任咏华还研究了非常规结构的发光材料,比如金属凝胶、球状胶束和柱状纳米结构等,通过控制材料的结构,能够得到性能更好的材料。
无机发光分子材料和化学传感器配合物设计和合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