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1990年被选为(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7年被选为亚洲与太平洋材料科学院院士,1999年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无机材料学报》主编;《硅酸盐通报》主编,《Ceramics International》Editors-in-chief,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名誉院长,景德镇陶瓷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第二届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常务委员。1988年9月被聘为同济大学兼职教授。
郭景坤院士主要从事陶瓷材料方面的研究。60年代研究陶瓷与金属封接,解决了大型高铝氧瓷的金属化及其与金属的封接工艺。为此,与两种高铝氧瓷的制备工艺一起,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和国家新产品二等奖。70年代研究陶瓷基复合材料,其研究成功的碳纤维补强陶瓷基复合材料一直至今在我国空间事业中得到应用,他和他的研究小组于1978年获全国科技大会重大成果奖,于1981年获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之后从事陶瓷的强化与增韧以及陶瓷发动机材料的研究,他主持和组织的陶瓷发动机材料及其零、部件的研究获得很大成功,于1992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他提出了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设计原则,又进行了氧化锆相变增韧的研究,提出了陶瓷多相复合的概念和陶瓷材料的多种强化与增韧途径和协同效应,得到了较好的效果,于1995年获得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之后又进行了陶瓷材料晶界应力的设计研究。80年代末,他是我国最早主持和开拓纳米陶瓷材料研究的人之一。最近又提出多相材料的研究。
纤维补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复相陶瓷、纳米陶瓷研究、陶瓷材料的晶界应力设计研究、陶瓷的低温烧结和多相材料研究